所以,在数字光盘这个项目里面,那根本就没有谁抄谁的说法。
当与之相关的最近一个技术出现了都快二十年,当与之相关的最近一个基础理论出现了都有五十年时,甭管谁做数字光盘,那都不侵权!
这个东西已经没法纠结正统了!而若是非要纠结,那这个世界上没人比他们更加正统!因为写出总结理论的克劳德·香农是弗雷德·特曼的师弟!人家去年才从麻省理工退休呢!让老校长出面刷个脸,请对方挂个顾问的名字,那其他的家伙全特码的都成异端了!
当然了,这种事情没啥意义,因为形成不了专利,卡不住其他公司的脖子,而当数字光盘这个研发方向乱得不行时,几家实验室在同一时间内研究同一个技术,那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而这种撞车嘛——
也是标准战争的由来。
既然大家都不是正统,那这个行业的话语权就只能用拳头打出来了。
同时——
“这种撞车和抄袭无关。”
在看完了罗伯特·霍尔的项目引用资料后,伊芙琳便肯定的说道:“罗伯特·霍尔没有侵犯任何人的专利,这里面就不存有抄袭的情况。”
“呼——”肯定的话语让伊森松了口气。
既然他投资的项目没有抄袭的情况,那这项技术就能变现。
而既然能变现,那伊森也就没啥好担忧的了。
“特码的!回去后我一定要让史蒂夫·鲍尔默继续发文1
“狗日的飞利浦!吓老子一跳1
而就在伊森忿忿不平,想要给飞利浦记上一笔时,还没等他起身找罗伯特·霍尔告辞呢,他忽然又想起了一个问题。
“等一下,伊芙琳,我还有个事情。”
“你说。”正在翻阅论文的女孩头也没抬,直接应下。
“就算我们之间的撞车不涉及侵权和抄袭的问题,那在注册专利时,飞利浦的首发会不会让我们无法获得技术产品的专利?”
刁钻的问题让伊芙琳皱起了眉头。
“你说的是多重发现或者同时发明?”女孩偏头看向伊森。
“就像微积分那样?”她问。
世界上或许不存在两片一模一样的雪花,但在同一时间出现同样发明却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在存有几十亿人的地球上,不可能只有一个聪明人。
最典型的便是微积分,那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在同一时间里独立提出的。
还有电报,那是惠斯通和莫尔斯在同一年里发明出来的。
电话就更不用说了,贝尔和格雷引发的争议那可是能绕赤道一百圈。
当同时发明的巧合出现的过于频繁时,与之有关的专利纠纷那真的是能让一堆人打的头破血流,毕竟,在法治社会里,这玩意就意味着钱。
而在伊森点起了头,表示自己就是这个意思后,伊芙琳便立刻做出了判断,“我不是学法律的,打电话给芭芭拉1 没有犹豫,伊森直接就抄起了罗伯特·霍尔办公桌上的电话,拨通了那个早就背下来的号码,等远在华盛顿的大法师得知,伊森这边又出现了幺蛾子时,刚回去上班没多久的家伙顿时就笑了起来。
“噢伊森——你们为什么总能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啊?”
芭芭拉想不通。
但她知道现在该怎么做,“技术专利这种事情在我们国家处理的其实是十分粗糙的,如果两个技术内容大致相仿,那么谁先申请谁就能获得专利。也就是说,如果飞利浦已经向我们国家的专利与版权局递交了申请,那按照规则,他们是能抢在你们的前面申请到数字光盘这个产品专利的。”
“……”这一事实让伊森心里瞬间哇凉。
然而,还没等他暴起骂人呢,芭芭拉又说道:“不过,我个人觉得飞利浦应该没有申请,因为罗伯特·霍尔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
“他都是业内老人了,手上有几十项专利,所以他应该会在项目立项之初就将自己的构思以临时申请的方式递交给我们国家的专利和商标局,然后会使用自己的渠道进行专利的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