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长叹一声。
“你这是与民夺利啊。”
……
【咸丰四年二月初二(1854年2月28日)咸丰又批准了铸造铁钱,甚至批准了铸造当五、当十的铁大钱。是年九月,咸丰帝还批准了铸造铅钱。】
【咸丰三年二月二十七(1853年4月5日)咸丰批准行银票,即“户部官票”,面额有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不等。】
【是年十一月二十四(12月24日)咸丰又批准户部印制宝钞,即“大清宝钞”,又称“钱票”,面额有一千文、二千文、五千文、十千文、五十千文、一百千文。】
【除户部外,由户部监督的官银钱号,也行了数量惊人的京钱票,面额有高达一万千文者。】
【这种近乎无成本的纸币,获利惊人。】
【如宝钞一张,工本费仅制钱一文六毫,造百万即可获利百万,造千万即可获利千万。】
【除了户部外,京外十六省区也开设官银钱局,行“局票”。】
……
大宋·仁宗时期
众人只有一个想法。
你无敌了孩子。
你无敌了。
“他这是嫌铜的成本高然后换成铁,又嫌铁的成本高改用纸。”
张尧佐一脸茫然,道:
“他把货币当成了什么?”
从以重量为计的金属货币,展到以数量为计的贵金属或金属货币,再展到纸币,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大臣们都理解这个道理。
而看清朝的经济规模和对外商品交换的总量来看,纸币的出现本非坏事。
但纸币的行须有周密的设计。
其中相当数量的保证金及严格控制的行额才是决定性原则。
可看咸丰一朝……
咸丰也罢,奏请行银票、宝钞的官员也罢。
他们只是为了应付本无能力承担的财政开支,而滥根本不准备兑现的大钱、银票、宝钞。
毋庸多言,如此无限量空头行毫无保证的纸币,其后果必然是恶性通货膨胀,这与直接掠夺百姓无异。
……
【咸丰一朝,户部用白银与票、钞、大钱搭放的方式支付财政用度。】
【如兵饷,往往银、票对半,这实际上减少开支一半。】
【又如河工,银二票八,这实际上减少开支八成。】
【从咸丰三年一直到咸丰帝去世,清朝行的大钱、银票、宝钞、京钱票高达六千余万两,占这一时期国库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九。】
【咸丰一朝,是清代历史上货币制度最为混乱的一朝。】
【而咸丰一朝金融体系的动荡,也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评价e级·得零分】
……
愚人节快乐!
q4。。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