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如意默然片刻,上前两步,垂首乖顺道:“是,我们一定好好做,不让小姐失望。”
如此这般,曾采苓在云府住了一个月,日日都会精挑细选,点上一种极费工夫的吃食。
三人泡在大厨房里,满头大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着这位曾表小姐走了。
一月下来,眼见着三人都清瘦了不少,特别是史如意,脸颊上的嘟嘟肉消减下去,连小尖下巴都出来了。
温妈妈和香菱都不知晓,曾采苓返家前,单独叫过史如意到小花园中。
曾表小姐的奶嬷嬷就站在一旁,膀大腰圆,虎视眈眈,几个小丫环围在史如意后头。
曾采苓坐在亭中石凳上,脸上是让人捉摸不透的神色,她那天仿佛格外好说话,语气亲和,简直像变了个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史如意面上不显,心中警铃大作。
打量史如意片刻,她轻呷一口茶,温温笑着,柔声细语道:“史姐儿,我看你长得也算可人,厨艺也不错……若是你有意,我便替你向姑母求了,日后让你进屋伺候表兄可好?”
史如意睫毛一颤,这是让她像杏果那般,以后给哥们做通房的意思么?
明明头顶烈日,史如意却觉着如坠冰窟,通身的寒意,就凭周围围的这圈丫环来看,她不认为这位曾表小姐是会如此“好心成全”的人。
更不用说,她自个儿从来便志不在此……
史如意斟酌片刻,攥紧了手心,一字一句,坚决道:“谢过小姐好意,但二少爷谪仙般人物,岂是如意能够肖想的?
小姐放心,如意从前便没有,日后也更不会起这般念头。”
曾采苓看着她,不语,似是在等待盘算着什么,半晌,嬷嬷俯身,在她耳边低语几句。曾采苓满意地勾起唇角,示意史如意可以走了。
史如意不晓得曾采苓这般作态是为何,直到她转过身来,瞳孔微缩,只见庭院月石门处,有一截被风扬起的靛蓝色衣角。
那人渐渐地走远了,史如意却突然怔怔地停下脚步。
自那以后,史如意和云佑如有默契似的,她再没去过二少爷的院子,云佑也没让长风来找过她。
一日两餐,饭菜都让香菱送到二少爷的院子里。
偶尔在小花园遇见了,史如意微一欠身,轻声道:“二少爷。”云佑也朝她点点头,擦肩而过,彼此并不多说一句。
等云佑十四那年,也如大少爷一般,身边只带了小厮长风,被云老爷和曾氏送到应天书院读书,史如意便更是清闲了。
去年,史如意已经托罗娘子在外头物色好了房屋。她和温妈妈娘俩的身契不在自个儿手上,买不了屋契,按不了手印,只能由罗娘子出头买。
屋子也在西市坊间,跟祥和斋隔了两条街,前边一个不大不小的店铺,后边统共三间屋舍,一个小院。
史如意找房东去看时,恰逢冬月,仰头一看,院中一棵柿子树,叶片已经落光了,枝头满缀金黄果实,像是挂了一个个圆润可爱的小灯笼。
几乎是瞬间,史如意便确定了,这就是她们以后住的屋子。
那房东要价两百二十八贯银钱,史如意拿出这些年攒下来的积蓄,财大气粗,直接盘了下来。
她们母女俩一个屋,香菱一个屋,剩下一间屋,可以找工匠砌灶台,当厨房用。
当年史如意跟梁翁学点心手艺,罗娘子要替她们赎身出府,温妈妈不愿意,说要报答太太曾氏的恩情,几年下来,慢慢的,也没当初这般坚决了。
温妈妈看那即将和二少爷订亲的曾表小姐,不是个能容人的,她们娘俩若继续留在府里,如意只有受磋磨的份。
她到底还是更心疼自个儿女儿的。
第60章花糕凉粽
既是已经做出了决定,温妈妈便择个时日,去和太太曾氏提了。
她把话说的恳切,又有曾氏奶娘李嬷嬷在旁边帮着说情,太太曾氏沉默良久,虽并不十分高兴,但想着佑哥儿也长大,不像小时那般挑嘴,终究还是允了。
只淡淡讽刺道:“温妈妈生了个好女儿,有这般手艺,留在府里是屈才,委屈你们母女俩了。”
温妈妈深深低下头,捏住衣角,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心头很是惭愧。
曾氏似是倦极,撑了额头,又道:“罢了,你们母女俩心都飞了,我也不爱干这等强留人的事……我让林随去外头找厨娘,赶明府里新厨娘到了,你们就收拾收拾走罢。”
温妈妈闻言,脸上却不见喜色,慢慢跪下来,在地上恭恭敬敬给曾氏磕满三个响头,口中道:“谢过太太的恩典……太太对我们娘俩的恩情,我们娘俩永远记在心中,不敢忘。”
在这节骨眼上,温妈妈说这番话,曾氏听进耳里只觉讽刺,也不答话,挥一挥手,便是让温妈妈走的意思了。
等温妈妈退出屋子,曾氏出神片刻,才强打起精神,看看外头天色,问奶娘道:“嬷嬷,送过去的晚膳,官人可用了?别还是自个儿关在书房里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