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出于剿匪的大义,也捐了十二万石粮食。
——屏州的旱灾,其实不至于绝收。朝廷也在得到了旱灾的消息后,直接免了屏州两年的赋税,但前任屏州知府却反而增了六成的税……
这税用到了哪里,看今年前任屏州知府给谢相送上的踏莲金包玉观音,便知道了。那是一尊有半人高的金包玉观音,观音本体为上好的羊脂白玉,观音的眉心还有一点天然的红痕,观音身上的披纱、脚下的莲花都为黄金,观音的身上还镶嵌了无数宝石,极为华丽璀璨。
这事儿还是一位县令爆出来的,如今,县令全家已经满门抄斩,前知府已经调回京中高升了,接任的屏州知府看来是要跟随前任的脚步了。
赵有胆放心了许多,差事还不错,因为屏州知府在拍马屁的事情上,必然做得极佳。而且去屏州的方向恰好是卧虎山的反方向,无论各种角度,他们都安全得多。
【宿主,你不带走小月亮,或者让小月亮回安朗县吗?】
【他在葵城负责赖二的人手,反而更安全。】
赵有胆领兵前脚走了(他都惊讶于自己手底下的人竟然能这么快完成准备),前后相隔一天,鲁镇东就带着一百近卫到了葵城。
此时,知府也琢磨明白了,人八成就是赵有胆给劫走的,他有心给赵有胆上个眼药,可思索再三,知府还是咬牙忍了,他怕把赵有胆逼急了,若不能一击必杀,下次悄无声息摘走的,就是他的脑袋了。如今正剿匪,把罪过朝盗匪身上一扔就行了。
而且……这个鲁镇东也实在是太过跋扈了。
鲁镇东这个都督在北方是军政一把抓的,且他攀附上了谢相,认了谢相当干爷爷,文臣别说找他的麻烦,甚至都不敢跟他称兄道弟。毕竟,他们可没那个资格当谢相的孙子。
第239章(捉虫)麻烦的家事……
239
鲁镇东来了直接以上官的姿态进了知府衙门,虽算不上吆喝,却也是睥睨的姿态,根本没有半点客气,直接质问:“卧虎山有多少人马?”
“最多不超过八万。最少也有五千。”
鲁镇东皱眉,这上下限,跟没有一样了:“头领除了十首领外,还有何人,善于如何的攻法?各自的精锐是何种兵马?又有多少?”
“禀都督……”知府便对鲁镇东一一说来。
可他说的这些,明显多为江湖传言,道听途说之言。像是什么身披彩锦,头戴虎头……
这就是说书的说辞,真打仗这身行头,那不是找死吗?
眼看着鲁镇东的脸色越来越黑,知府额头的汗水也越冒越多。
他上任还不到一年,刚来时接的虽不是烂摊子,却比烂摊子还糟糕,本地的老吏近乎死绝了。保官符的几家大族,也给搜刮得不敢吱声了,甚至对他这继任而来的,隐隐带着几分敌意。
前些日子花鸟一条街的出来闹事,也有当地大族在背后的支持。
岩州能在短期内稳定到如今的样子,知府也是个有能力的人。他也知道很多传言过于夸张,但这也是他在短时间内能搜集到的情报极限了。
他此时不由得想起赵有胆了,不久前,他还在逼迫赵有胆短时间内再抓一个首领来呢。此时此刻,还不到报应的程度,但也算是因果循环了。
满头大汗中,知府又想起来赵有胆的另外一件事了——那幅算不上画技,却清楚明白的卧虎山地图。
“下官还有一幅地图!”
果然这地图送上去后,鲁镇东面色好了少许。
“倒是一张好图,不只这是哪位将军奉上的。”鲁镇东问。
本想将功劳据为己有的知府,立刻改了话:“是赵有胆,赵将军。”
“哦……”鲁镇东点了点头,“我想的也该是他,其人何在?”
抓着的这个沐猴该也是赵有胆的功劳居多,鲁镇东虽然不怕知府,但他也是武将,绥朝的文官是什么德行,他懂。
知府赔笑:“前往屏州接粮去了。他才走了几日,本官可以快马——”
鲁镇东一抬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更是要紧。”
他一听就清楚了,这是避出去的。
何必在这个时候把人叫回来?倒像是真求着对方一般。反正他总有回来的一日,也终究要归在他的麾下,是龙是虎,都得给他盘着卧着!
别人都以为,赵有胆这军队一走,最多只一两月。只小月亮知道,他这一走要一两年了。
这个朝廷也是有意思,拖延到秋天才正式开始调集兵马人手。当他们是星际时代,能在几个小时后集结完毕吗?这年代只是清点集结兵马就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这还是少的。
若是跨州作战,几百里的行军路,出发时是一千,到地方还有八百就算是精锐了。
这还要在秋冬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