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星回翻了个身,看着窗外的星空。
“统啊,”她喃喃自语,“你说,人为什么要谈恋爱呢?”
已经被宿主带飞许久,习惯了咸鱼生活的系统突然被点名,愣了一下,紧急检索数据库。
“可能是因为‘智者不入爱河’?”
它说这话的时候带着迟疑,却没有得到任何的答复。
再一看,阮星回已经睡着了。
渐冻症治疗技术的这篇论文终究被认证了下来,晏霜辰也对志愿者们进行了相对深入的交流,确认了技术切实可行这一点。
于是,《医学》开年第一刊,就将这篇论文收录了上去。
作为国内的医学顶刊,《医学》杂志的关注度在专业领域还是相当高的。
又是新年第一刊,大家都还处于一种刚刚放完假就要上班的空虚状态中。
这样一篇可以称得上是划时代的论文,顿时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震惊,这样的成果竟然这么不声不响的就做出来了?!
有人怀疑,这样大的成果真的是现在这个时代可以攻克的吗?
也有人疑惑,这样一篇论文,明明放到《iatrology》都是够格的,为什么要想不开,投到国内的《医学》上。
但不管他们如何怀疑,这篇论文的成果依旧被扩散开了。
没过多久,徐梦就在自己的个人账号上转发了这篇论文的相关信息,算是证明了他对于这篇论文的认可属实。
徐梦在国际上也是有名的医生,算得上是一方大佬了。
他的动态,自然也有不少人关注。
受此影响,论文的消息终于传出了国门。
来自各国的渐冻症研究学者蜂拥而上,都想要好好学习了解一下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
奈何论文原文就是中文,能够独立通读下来的人实在是没有几个。
光是翻译都用了两三天的时间,更别说是研究了。
就在这个过程中,星空医院的名声也逐渐响亮了起来。
现在已经是术后的第三个月,第一批的十个志愿者有三个都已经出院了,还有两个正在等医生的最终确认,没有别的问题的话,这周也能办理出院手续。
消息传开后,他们的信息也有一小部分被暴露在了网上。
倒不是医院这边出了纰漏。
而是患者住处附近的邻居们,有一部分人知道他们是去治病了,再联想到网上的消息,这才把二者关联起来。
倒是医院这边,最近也开始有人试图混进10楼打听消息,但因为舆论问题,10楼已经是无权限人士不能进入的地方,所以才没有让他们得逞。
这些事情都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阮星回不太关注。
她现在更关心的,是第二批临床试验志愿者的招募报名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按照规定,一项新的技术或者药品正式推广实行之前,最低也要进行三轮临床试验。
并且这三轮实验的志愿者数量也会一次比一次多,对于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等问题都有一定的要求,尽量在推广之前将技术应用在各种方向上是否有弊端都试出来,以保证更多人的安全。
所以,第二批的志愿者招募人数提升到了100人,目标群体港式男女老幼青壮年样样齐全。
阮星回依旧没有让阮母参与实验。
即便她已经在新闻上得知了这个消息。
但是她向阮母保证,第三轮临床试验的时候,她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
对于系统出品的可靠性他们都心知肚明,阮星回也不愿意过分违逆老人家的心思,总归实验进行到了第三轮,安全性已经可靠很多,她也能放心。
不过在那之前,阮星回也不是什么事都不用做的。
技术说明的发布会、学校新一年的招生计划、医院的扩容需求……
这些都是现在摆在阮星回案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