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布会还好说,准备个场地和人手,让他们自己聊去就行。
但是学校的招生计划和医院扩容,就需要阮星回来拍板了。
今年已经是星空大学对外招生的第四年,第一届学生开学以后就会升入大四。
也就是说,除医学院以外,剩下的学生们都将在明年毕业,无论是升学还是步入社会,都将会是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
而星空大学的学生数量,也将在开学后接近顶峰。
由于医学院的部分专业本科需要学习五年,所以在下一年,星空大学的学生数量才会真正达到最高点。
招生总数乃至各个学院的招生数量都是按照年份来的,很快就能确定好。
但是今年,老师们对于各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却产生了分歧。
星空大学目前林林总总的项目大小二三十个,可以说是每个老师和通过考核的学生都在高效运转着。
每个人也都在期待着自己专业能多来点帮手,好分担一下繁重的科研任务。
星空大学给学生们机会,但选择是双向的,总是会有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不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学校也不能勉强。
再加上考核标准在这里,所以即便是有三届学生入学一段时间了,进度依旧被人力束缚着。
也因此,尽量多招点学生,成为了各个学院各专业的关注重点。
但是星空大学的宿舍和占地面积都是提前算好的,可容纳学生数量就只有那么多,他们即便是想要争取,也只能在自家学院范围内争取。
但这个专业的学生数量多了,别的专业学生数量就要降低,总是要保持在固定的数字上的。
这谁愿意啊!又不是只有你们专业忙!
给谁都不想干。
单单只是名额上面就拉扯了许久,甚至最后还舞到了阮星回的面前,想多要点老师来干活。
阮星回:……
下一个学年的教师所需要用的积分阮星回手里确实有。
不过她本来是有别的计划的。
但是转念一想,阮母要参加第三批的临床试验,也就是说,秋天之前她是肯定没有办法离开学校和医院范围了。
这样的话,计划推迟也没有什么问题。
正好他们闹得起劲,阮星回干脆就直接把人都抽出来,交给了他们。
“这是最后一批了,除了临床医学明年还有一批老师以外,以后都不会有新的老师了,人手不够就去培养学生。”
阮星回把话说得明白,老师们走的时候都还是乐滋滋的。
先把眼前这一关混过去了再说,至于明年,那就等明年呗!
看着他们的背影,阮星回摇了摇头。
而各个专业的招生数量也终于在拉扯中统计好了,阮星回扫了一眼,每个学院招生人数都是5000,正好把整个学校塞满。
既然这样,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整理好的资料打包发给了有关部门审批,这件事就只剩下招生问题了。
不过这些问题都有招生办负责,阮星回倒是不需要插手。
星空大学第一年招生的时候搞出来了个录取通知箱,在各个高校之间引起了一阵潮流。
第二年再到招生季的时候,各个学校就开始出奇招。
各种各样的周边层出不穷,或许比不上星空大学的一大箱那么豪华,但也足以让围观者们大开眼见。
而星空大学招生办在后面两年的招生季也没少做工作。
担心学生们每年开箱开出来的东西都一样的话显得没有新意,所以这两年的录取通知箱都有不少的变化。
必备品就改“涂装”,非必需品就换花样。
就比如最开始的校园模型立体拼图,在第二年的时候就被换成了校园地标建筑盲盒,第三年又成了一张校园世界卡。
这个校园世界卡,是计算机学院搞出来的东西。
因为这几年比较闲,也没有什么特定的大项目,所以计算机学院的老师们都比较无聊,陆陆续续地又搞出了几款试运行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