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穿湖而来,卷起一层层粼粼寒波。天光未明,星月皆隐,唯有湖面泛着淡淡的青光,仿若一面将碎未碎的镜。
湖衅,原是东都烟水咽咽的风月之地,如今却宛若一方静待刀兵落下的战场。
四周芦苇丛生,老树交错,密道暗沟盘根交织,水道、林道、官道皆通,却又无处明辨真伪。
夜鸟不鸣,连风也像含着杀意,在湖边摩挲而过。
飞鸢门的队伍悄然而至。
贾先生立于湖岸之上,披着黑色云纹大氅,银发束得极紧,神情肃冷。
他身后,是飞鸢门主战派精锐百余,个个蒙面,踏夜而行,手执短刃弯弓,弩箭密布,杀气不言自明。
他挥手令下:“分四路,绕湖三圈,葬了他们的气焰。”语落如断铁。
“是!”
众人无声散去,如潮水没入苇影。整片湖衅,仿佛在那一刻变成了飞鸢门的猎场。
贾先生眼神锐利,嘴角浮出一抹自信的笑意。
他以为自己在主宰局势,步步为营,稳夺先机。
此夜之后,寒渊若敢赴会,便先败三分;若不至,则在江湖传言中名声扫地。
而他——贾某人,便可借此一役重塑飞鸢门于东都之威,甚至问鼎主位。
可他未曾察觉,远处那青瓦斜檐之下,一人静立于夜色之中。
宋归鸿。
他未着门主之衣,只着墨青短袍,手执折扇,面无表情地望着贾先生一语一令,将众人引入湖衅南侧那片看似空旷,实则暗藏伏兵之地。
“南汊水域。”他轻声道,像是自语,又似对着那无形中的听者说话,“寒渊曾在此设过伏。若贾先生再前一步,便入局矣。”
他不提醒。
他甚至,轻轻合上折扇,袖中藏刃已现。
“……就让你先嚣张一夜。”宋归鸿望着贾先生离开的背影,语气冷淡,“然后,我再替主上,收回你欠下的账。”
风过,水声渐涨,远处苇丛摇动如潮,寒意一寸寸蔓延。
湖衅,将不再平静。
夜色沉沉,湖衅之畔水光潋滟,微风吹皱,倒影摇晃,如同藏着无数未言的阴谋。
相比飞鸢门声势浩大的“设宴搜湖”,寒渊的行动显得格外静谧,却更显杀机。
临湖小径上,一行黑衣人悄然落脚,脚步整齐,身形迅捷。
不同于飞鸢门弟子身着花哨长衫、携带夸张兵器,寒渊之人皆身披墨甲,盔上缀无声羽毛,脚踏无音靴,器械整齐划一,宛如夜色中渗出的暗影。
楼冷烛,寒渊副统领,领命而至。
他一身素黑长衣,披甲不露,冷面如铁,步履沉稳。
他立于湖畔一侧的高台之上,手执折扇,指节分明,一点点将布防图卷开,语声低沉而不容置疑。
“湖衅一带,共七道可通暗流,其三可藏舟,其二临岸可藏人,其一通向浮影斋旧支道,必封。”
“西岸三丈内设弩阵,暗桩百步一伏,影箭搭载‘封穴钉’,非死即伤。”
“中轴潜伏五人一组,听令而动,不动则隐,不战则藏。”
说罢,他望向对岸飞鸢门营地,眸光森冷,似已预见那边即将引爆的混乱与血光。
“他们想搜湖,便让他们搜。我们看戏便是。”
手下沉声应诺,一声不响散去,化入夜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
而此时,寒渊主位所在的大帐之中,冷霜璃端坐于灯影微晃之间,身后帐幔低垂,帐中温香散淡,映不出她眉眼冷意分毫。
她未穿战甲,仅着一袭暗红长袍,外罩轻纱,长发如瀑,以黑玉簪束起,整个人如冰封雪塑般坐在那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