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身体稳,心态稳。
nbsp;nbsp;nbsp;nbsp;宋鹿先把沙袋铺平在地上。跪姿发枪时,身体必须坐实坐稳,上体下榻、腰部放松,力量集中在左腿根部位置,有“团身”感。为了训练跪姿的稳定性,宋鹿需要跪在沙袋上保持一个小时的平衡。
nbsp;nbsp;nbsp;nbsp;卧姿发枪时,运动员需要整个人趴在地上,据枪后左臂受力,重心位置偏左。卧姿训练稳定性的方法是托几公斤的砖头不动。宋鹿托了又一小时的砖头,皮衣之下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
nbsp;nbsp;nbsp;nbsp;宋鹿平时比赛以站姿为主,把站姿放在体力快流失光的时候练,有助于她打破自己的极限。站姿训练的方法比较简单,是站在一块脚底板一半宽一半长的木板上稳定不动。但有时候不是一块木板,为了增加难度,会换成一块摇晃不稳定的海绵。
nbsp;nbsp;nbsp;nbsp;宋鹿本来也准备站姿练上一个小时,才过了半个小时,魏老师抱着把平时没见过的步枪走了过来。
nbsp;nbsp;nbsp;nbsp;魏老师笑眯眯说:“这把枪的匣坏得不能再坏了,已经作废处理,用不着登记使用。是我们那个年代用的东西。老式峨眉E5B型**。装弹方式、重量和外形都和你们比赛时的用枪不同。要练就一本正经据枪站。叫一声师兄就给你练。”
nbsp;nbsp;nbsp;nbsp;宋鹿挤出一个疲乏的笑,“谢谢魏老师。”
nbsp;nbsp;nbsp;nbsp;魏师兄叹了口气,把枪交给宋鹿。
nbsp;nbsp;nbsp;nbsp;宋鹿据枪站完最后一个小时,累得手脚软绵绵,拖着脚步先去枪库还枪。看到魏老师的白板已经做出来了,斜靠在枪库门口。板上画着整齐的线,成一个表格状,表头是每个队员的名字,后面是世界纪录、全国纪录、最好成绩、当月最好成绩、每周最好成绩等名目。
nbsp;nbsp;nbsp;nbsp;令宋鹿惊讶的是,她的名字占第一个。
nbsp;nbsp;nbsp;nbsp;这就意味着在队里她积
nbsp;nbsp;nbsp;nbsp;分最高。
nbsp;nbsp;nbsp;nbsp;大家的世界纪录后面都是零,但全国纪录后边宋鹿那行却有数字。今年2月宜城举行的全国射击冠军赛,宋鹿摘得女子10米**和混团项目冠军。队里的人从那时候开始叫她“双冠王”。赢下这场比赛,她不仅是在队里拔了尖,在全国射击运动员的排行榜上也有了积分。
nbsp;nbsp;nbsp;nbsp;但后来,宋鹿玩滑板摔伤了手腕,休养了三个月。
nbsp;nbsp;nbsp;nbsp;一蹶不振。
nbsp;nbsp;nbsp;nbsp;魏老师敲一敲白板宋鹿那行冠军赛成绩的后面,“你有两个冠军的积分。只要全锦赛你发挥正常。足够让国家队看到你的天分。”
nbsp;nbsp;nbsp;nbsp;宋鹿舔了舔因体内水分流失过多而干涸的嘴唇。
nbsp;nbsp;nbsp;nbsp;心绪如浪潮翻滚。
nbsp;nbsp;nbsp;nbsp;射击运动员的选拔有其特殊性。全国所有射击运动员同时被投入一个备选池,在重大比赛中获得名次后,奖励相应的积分。在一个积分期内,积分榜上实时更新总积分排名。目前,排名前十二名运动员都在国家队。
nbsp;nbsp;nbsp;nbsp;如果宋鹿赢下全锦赛两个冠军,保守估计她的排名会冲到前八。想要赢得更高的积分,就要参加国际比赛。但代表国家比赛必须是国家队队员。这是一个内部循环,想要突破就必须进国家队。而全国排名前二的运动员能赢得珍贵的奥运席位。
nbsp;nbsp;nbsp;nbsp;每一个运动员的终极梦想都是代表自己国家奔赴五环之战。
nbsp;nbsp;nbsp;nbsp;宋鹿也一样。
nbsp;nbsp;nbsp;nbsp;看到白板,宋鹿被透支的身体又恢复了过来,她告诉魏老师还想再练一小时。
nbsp;nbsp;nbsp;nbsp;第39章Chapter39抓队伍。
nbsp;nbsp;nbsp;nbsp;一天训练下来累计时长超过8小时,比集训的时候练得都多。宋鹿洗完澡,把自己摔进床,眼皮沉得根本抬不起来。她抬起软趴趴的手划开手机,给魏老师发晚饭不去食堂吃了。吃不动。
nbsp;nbsp;nbsp;nbsp;魏老师没有立刻回复。宋鹿生怕他没看到造成别人等她开饭,强吊精神扒拉手机等魏老师回复。她把朋友圈、微博和小红书都扫完,实在没什么可看了,鬼使神差点开手机浏览器,地址栏打入“bau”,点击页面跳转,在搜索框打入“美国纽约环保法案”。
nbsp;nbsp;nbsp;nbsp;寝室的无线网经常有延迟,在空白页面上那个圈无止境转动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竟然有点心绪难平。生怕弹出来的新闻是“中国籍某某因扰乱金融秩序入狱”的新闻。短短几秒,什么奇怪的情况都想了一遍。
nbsp;nbsp;nbsp;nbsp;搜索页上蚂蚁般的字一片片弹出来,她连翻了两页,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旧新闻,扫内容看也看不太懂。翻到第三页就觉得自己这个举动莫名其妙,要查什么她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要查她也弄不明白,随即关闭浏览器。这份异样让她心惊肉跳,丢掉手机后眯了好一会儿心脏还在突突跳。真的莫名其妙!
nbsp;nbsp;nbsp;nbsp;魏老师终于回复:好的。打水了吗?
nbsp;nbsp;nbsp;nbsp;宋鹿突然想起来,今天魏老师说过他们教职工那层的天花板洇水花了一大片,簌簌往下掉白漆。老师报修后,抢修人员说是上面某一层的水管爆了,要一路往上排查管道,晚八点以后三层以上都要关水闸,停水到找到漏水点堵住。
nbsp;nbsp;nbsp;nbsp;宋鹿从床底下找出一只大脸盆,正想去接点刷牙洗脸的水,谁知这个时候微信群炸起来。闹腾起来的是队里按组织要求建起来的运动员家属群,平时噤若寒蝉,只有某位队员荣获某项殊荣和表彰时,队里领导会发一条祝贺某某队员的信息,底下跟无数个“拍手”的表情。
nbsp;nbsp;nbsp;nbsp;一言蔽之,这个群绝对不可能闲聊。
nbsp;nbsp;nbsp;nbsp;这次是宋鹿微信里备注为“周老师”的女性发了一条消息:有谁见到张琼吗?张琼就是那个天分很高的小师妹,不满16岁还在念高中。她曾替宋鹿牵线搭桥韩国俱乐部。他爸爸妈妈都在射击中心工作。她妈妈被叫周老师,管市队的党务工作,印象里是个不苟言笑的小领导。
nbsp;nbsp;nbsp;nbsp;听周老师的意思,是找不到小师妹了。而且已经到了不避讳群里大领导都盯着,在工作群里大明大摆征询女儿去向的地步。张琼是丢了吗?她这个年纪的青春期少女,正是不管不顾敏感易怒的时候,最有可能是离家出走。
nbsp;nbsp;nbsp;nbsp;宋鹿放下脸盆,重新趴到床上。她承认自己有一点吃瓜的心态在作祟,睁大眼睛静观群里的动态。群里格外热闹,看头像就知道发言的大多是五十靠后的那些家属,一来见不得和自己子女差不多大的小孩子丢,二来脸皮已经被社会磨砺出茧子,你一言我一言问孩子怎么丢的?什么时候丢的?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nbsp;nbsp;nbsp;nbsp;周老师给出的信息很少,但还是能拼凑出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张琼和父母吵了一架,摔门出去已经失联48小时了。亲朋好友那都找过了,还是没消息。
nbsp;nbsp;nbsp;nbsp;群里立刻有家长说未成年丢了应该报警,七嘴八舌出各种主意。
nbsp;nbsp;nbsp;nbsp;家属群还没安静下来,队里的正式群又弹出信息。市队总教练@所有人:有谁看到张琼必须上报。知情不报者要受处分。
nbsp;nbsp;nbsp;nbsp;宋鹿才明白,周老师在发家属群前已经和中心领导报备过了,所以才敢通过家属群找女儿,是觉得女儿躲在队友家里或许有家长会看到联系他们。而市队领导觉得最有可能就是队友窝藏小师妹。
nbsp;nbsp;nbsp;nbsp;在不断弹出的消息中掺杂了一条重量级的发言,中心大领导意味深长地说:抓队伍意识形态不应该抓在表面。相关领导要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