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嘛,考察出成果来了。是该考虑这问题了,社区干部、群众长期守着宝贝饿肚子,丧失了多少发展机会?没有发展哪里来的进步?这个问题你们一定要给每个社区干部讲清楚。”
她点点头,“王书记也是这个意见,我们临江镇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如何加强社区的民主管理,如何用合作的办法化解发展的僵局,给社区居民真正带来实惠……”
我鼓励道:“大胆的搞,你们想法都是好的,工作中要注意研究新出现的情况,及时给予化解,不断总结出新的工作经验,只有这样,群众才会真心拥护我们。”
我用很信任的口气对她说道,“李总和清流社区的合作,你要亲自关心,把它搞成一个成功的范例。”
柳如烟信心百倍,准备把这件事作为自己当镇长的“初出茅庐第一功”。
李立秋现在发财心切,我最怕他嘴小心大,开发迁居房我已经担心他资金问题,现在和清流社区合作项目开发,需要的资金量就更大,能不能拿下来,我心里打着鼓。
找了个时间,我专门问了他这个问题,并提醒他,“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不要蛤蟆吃天,把肚皮撑破了。”
李立秋心情很好,信心满满的说道:“放心陆川,我搞房地产行业也有十年历史了,什么情况没经历过?这次合作可以说是我事业上的第二个春天来了,机会难得啊,我一定会小心谨慎的。再说由于我们国家制度的特殊性,土地产权制度存在很大的灵活性,除国家掌握一些国有土地外,绝大部分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民个人只有使用权,集体是谁?就是居委会、村民自治组织,他们代表村民、居民行使着土地的所有权。当国家建设项目需要征地时,就由市、县、乡政府出面,只与土地所有权的代表即村委会或者居委会交涉,农民、居民个人完全被排除在外。这一作法自然而然地被运用到房地产开发征地中,因此,征地实际上就是开发商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易,由于部分官员‘寻租’,土地价格被压得很低,使开发商以较少的费用获得了土地。至于拍卖,则是政府为了使拿到的土地获利最大化,是各级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土地,实际上被政府当成了摇钱树,某些沿海城市,土地收益已经占到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还强,如果房地产业某一天不景气了,这些政府面临着破产、无米之炊的窘境……呵呵,陆川,你想想这种情况下,政府的调控力度会有多大呢?于公于私,某些当权者都不希望把房地产业过分打压,出现前些年海南崩盘想象。那时候的开发仅仅局限在海南,现在是全国各地,谁敢冒这个风险?经济滑坡,失业增加,贫困增加……社会动荡加剧,有专家担忧,房地产业绑架了政府经济,我看这话一点不错,这是我们国家的税收体制造成的,地方政府唯一可以大展拳脚、收益尽入囊中的就是土地出让金。而且,开发商征购土地的资金绝大部分不是开发商的自有资金,而是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说穿了,是拿国家的钱又去赚国家的钱,因为这种贷款的实际利率和开发商的实际收益相比是非常低的,这样的获利既保险而且还是暴利。目前银行的优质贷款资产就是房地产,一年给他们创造的利润最多,所以,银行在地产项目上放款是十分积极的。”
他言犹未尽,笑着继续说,“可以这样说,一线城市房价猛涨,其根子在于银行的贪婪。一套房子几百万几千万,那些炒房客手中动辄几套十几套,个人哪来的那么多钱?还不是利用了银行资金的杠杆作用,有些城市房贷首套仅需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都来自银行,这又是政府的一块心病,某地一级政府可以暂时停摆,如果银行积聚了大量的风险破产,那将是一个什么结果?不敢相信!所以,这些年所谓的调控,反而促进了房价疯涨,让观望的老百姓在观望后陷入失望、绝望,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资金去购买一套必须的住房,成全了投资客的饕餮盛宴。这就好比一个人自己想给自己做手术,病灶已经查清处了,也认识到它的危害,总希望吃点药可以自行消除,每次拿起刀子时怕痛,忍忍又放下,反而在心里想,“吃好点,不要亏了自己”,结果病灶又疯涨一次,下次还是怕痛,同样抓一副中药吃吃……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一般老百姓相信政府开的药方是“三株口服药”,只有投资客明白那不过是麻药。你见过医生给自己做手术的吗?没有!不但不敢做手术,连给自己看病开药都不敢,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清楚,每一种药材都含有毒素,是药三分毒……总之,这行业风险是很小的,像这次和清流社区的合作,因为不需前期的土地投入,风险几乎为零。”
他说得好像有几分道理,事实上,现在每个开发商只有手里拿到一块地皮,几年后就是百万、千万富翁,每一个是投资亏损了的,但我还是不得不提醒他:“小心一点没错,宁愿把每个细节想彻底一点,风险小一点,这样赚钱不是更安心吗?立秋,冰冰娘家已经没了亲人,你这个义兄是她唯一的亲人,我不希望看到你出什么问题。”
李立秋感动道:“知道,谢谢你们,我不会人你们担心的。”
也许是我过于担心了吧,李立秋和清流社区已经正式展开合作,双方初步的方案是,社区以地入股,李立秋拿一千五百万现金入股,双方各占股份百分之七十五和百分之二十五,成立清秋房地产开发公司,由柳如烟牵头组织,目前已经谈妥各方面细节,准备签约注册了。
政府全年的工作推进比较顺利,为了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杨柳镇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决定拿出一周左右的时间去搞一次调研,现在李冰冰不在身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正好一股作气,把杨柳镇的工作作一个全方位了解,看看下一步还可以在哪方面找到加快发展的突破口。
杨柳镇在黄尘中的领导下,继续了我原来的发展思路,这些年取得了全省瞩目的成绩,城市的发展和管理已经超过县城,不论的居民或者是面积、城市的容貌、经济建设,现在是当之无愧的吴德市第一大镇。
我心里最关心的是皇家山九个村的发展,所以,第一站就上黄家山。黄尘中特地抽出时间陪我在山上住了两天,九个村一一走到,看到。
537【重回皇家山】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里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御杨路在原来的路面上铺了一层进口沥青,路面显得整洁而平坦,汽车在上面滑过,耳边是一阵阵劲风掠过,感觉是速度的刺激与大自然的清新。
上山后的第一村是御园村,我批评过的功德碑老百姓还是很固执的立在了显然的位置,上面的内容换了一个花样,不是歌颂某某人,而是改成了老百姓感恩党委政府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
山里的空气依然很清新和凉爽,八月正是山下最火辣的时候,山上却像刚刚踏入春天,百花盛开,青山滴翠,农房掩映,鸡犬相闻,令人心旷神怡。
山上的农户都是庭院式建筑,砖木混合结构,既有现代的华丽又有山村的古朴,使人感觉亲切而温暖。
我不禁感叹道:“尘中,这样的生活才不枉白活了一辈子啊。城市有什么好,钢筋水泥感觉是冷冰冰的,空气质量差,蔬菜、水质都没这里环保。”
黄尘中点点头,“我也是这样给他们做工作的,安安心心建设自己的家园,把皇家山搞成孙悟空的花果山,但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不这样想,他们向往城市生活,喜欢那种高节奏、有竞争的日子,反倒是以前长期在外面跑的人,都回到山上,修一座别墅,种几亩蔬菜,再搞点板栗等等,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老支书鲁有觉接道:“陆县长几年没来,你进去看看,这里的确大变样了,已经超过了山下许多村子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
我点点头,一起走进村委会,村委会也修起了一排新办公房,一楼一底,十分气派,村支两委的成员都整整齐齐,按时来上下班,墙壁上有村务、财务公示栏、干部职务职责公示栏……我饶有兴趣的一一看下去,按黄尘中的介绍,山上九个村都是按这标准统一制作的,全市的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就定在这山上。
鲁有觉代表御园村把全面情况作了汇报,全村村民年平均收入达到了5537元,五年内平均年增收875元,产业发展有三大支柱,一是板栗,人平达到了五亩,年收入两千多元;二是食用菌等山珍产品,家家户户都在搞,村里成立了专业协会,皇家山成立了总协会,统一负责菌种、木料、辅料、技术、后期加工、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农民只管生产;三是反季节蔬菜种植。我上山第一眼就发现了,举目一望,山上没一颗庄稼,全是绿莹莹的甘蓝、萝卜、莴苣、芹菜、蒜苗、大葱等,种小麦、玉米由于光照不足,品质产量都不行,改种蔬菜正好发挥了这山上无污染、短季节等优势,所以这山上的蔬菜下山直接进吴德市、锦都市的大市场,价格上也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
我想起在山上和薛秋阳的夜话,关心的问道:“村上的集体经济怎么样?”
黄尘中哈哈一笑,“这个你就别*心了,他们现在成了土财主,比镇上的干部都富欲,说个笑话,县委县政府搞廉洁建设、作风整顿,有许多干部私下要求,保留公务员身份,上山当村干部,我不敢开这个口啊。”
同来的干部都大笑起来,鲁有觉回答道:“我们不敢忘了陆县长和薛书记的指示,这些年通过为村民服务、村里自办企业,一年收入一百万以上,能满足村里的开支了。”
我点点头,鼓励道:“一百万也不算多啊,不要满足,你们可以组织到沿海去看看,还有山东、江浙等地,村民早已经奔小康,踏上富裕阶层了。一个村的产值超过我们先锋一个县,家家小洋楼,百万的小桥车,村里的小孩一生下来到大学毕业都有村里的集体经济供养,老人全进敬老院……村里富裕了一定要想着老百姓。”
鲁有觉道:“去年黄书记组织我们去看过,启发很大。大家都明白,一个人的富裕不是社会主义,大家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所以,我们从今年开始,已经制定了新的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