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据觳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一口气背完,俞有地看眼脑袋在作揖强忍着不睡的小娃娃,眉眼带笑,又嫌弃的看看开始打鼾的老三。家里这一大一小两个财迷,每天起的比鸡都早,睡的比狗还晚,一天到晚就知道赚钱,满心满眼的钱钱钱。
知不知道,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啊!
「阿爹,米浆磨的快了吗?」俞荷一惊醒了,梦全跑了,笑问。
「还剩下一半留给你二哥自己弄。得让他保持热情坚持下去!」
俞有地说着盖上桶,用水冲洗好石磨,打着哈欠,一脚把俞有钱吓醒,「回屋去睡,别把虱子带进厨房了!」
吓得差点就魂飞魄散的俞有钱地上起来,看着他大哥的背影,攥紧拳头咬牙切齿半天,一低头就见小侄女捂着嘴在偷笑。
俞有钱拨了拨俞荷松散披着的黄毛头发,质问,「你怎么也学你爹,这么晚了还不睡?梦游了吗?」
「三叔,阿爹你打不过就打不过,不要欺负我一个小孩子。我也是会记仇的。」俞荷忍不住打个哈欠,慢吞吞及拉着棉拖鞋回屋睡觉。
俞有地回去怎么也睡不着,又把《过秦论》背了一遍又背起译注,把秦国的历史翻了一遍,春秋战国也不放过,越想脑子里的知识越来越多,人也越清醒。
初立的大周朝,科举考试沿袭前朝办法,以经义取士,主要考察士子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书义旨的阐释和发挥,又要求立论实际相结合,童生试分县试丶府试和州院试,三试都过便成秀才。
自他二十五岁考过府试成为童生,连考3次院试皆名落孙山,是时候该好好研究研究新学政喜欢的文风和偏好,争取今年六月能中。
家里这两个单蠢的财迷,可是把人害苦了!
「怎么睡着了还叹气呢,快睡吧!」李二娘起来起夜,看见丈夫闭着眼一脸的仇深似海,懵乎乎的去上厕所了。
成武睡醒,看了眼耳边的漏沙,他怎么睡了四个时辰,该干活了。急匆匆进厨房一看,米浆磨好一大半,一想就知道是俞荷帮忙,拉过椅子坐好接着推磨。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唐大丫梳妆整齐,进来帮忙儿子蒸米皮。
等两个人把米皮做好,李二娘起来接着做简易胡辣汤,熟了一盆红艳艳的辣椒油,俞荷龙龙也起了。
「大嫂,做点杂粮馒头,我们吃!」俞有钱进来,捞出泡了一夜的烧鸡。
「好。」李二娘答应着,看眼进来的马三面,把厨房让给婆婆做早饭。
全家都吃早饭,唯独不见俞有地,马三面俞老头问都没问,吃了饭带着三个孙子去忙。
俞有钱架上牛车,带着成武俞荷龙龙二嫂五个人上街摆摊。
生意格外好,码头早早就来了几拨抗袋卸货的壮汉,说有个南方大商人雇人去北方做茶叶生意,来去一趟半年,报酬丰厚。
今天从外地到白水江要换船,需要雇工,码头的管事昨天到邻近的几个村里叫人,因为过年,工价给的高,一个人一天三十文。
直冲摊位又来了几个大汉。
「俞小哥,你好好的在码头摆摊,我们吃口热乎饭多方便。」
「俞记这分量让人喜欢。」
有人抱怨,有人觉得这胡辣汤米皮好吃实惠,就是远一点也没事。
「各位大哥不着急,码头有了船,自然会有人去码头摆摊的。我们过段时间有了烤鸭也去。」俞有钱笑着说。
「你这烧鸡也一样好吃。」
「我怕换了地方,老顾客就不来了,家里还有些鸡呢!」
「那是,你说的也对。」
剩下几碗成武送给大姑俞有花和表弟们吃,洗碗收摊,大姑父去乡里收猪不在家。
今天米少了一半,利也要少一半,成武还给俞有粮一百文。
俞有钱的烧鸡早早卖完,马上要过十五,他准备明天开始卖二十只试试,早上卖不完下午再去码头卖卖看,有了船,码头就有了生意。
「俞荷,忙完了吗?忙完了去换衣服,我们仨去县里一趟,去给你外婆拜年。」俞有地大清早揉着自己的手,进厨房叫俞荷。
「阿姐和大哥不去吗?」小哥肯定不能去,害怕白家回过头来又要抢人。
「他们不去。就我,你,你娘,我们三个去。」元宵节就在家里过。
「好。阿爹你等等我,我马上好。」俞荷风一阵冲向自己的屋,乒桌球乓一顿翻,难得去一趟得多买点东西,就是这钱好沉,不好带。
「阿爹,我要跟你换钱。」俞荷没法,提着五千钱来找俞有地。